作者:李偉言 來源:中國教育新聞網-中國教師報
在師范大學教書育人的過程中,經常遇到帶著迷茫和困惑向我請教的學生,他們的問題涉及讀什么書、怎么度過大學生活、將來工作和考研怎么選擇等,我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。以下幾點,值得新入學的師范生引起注意。
關于專業學習。師范生首先要轉變學習方法,大學的學習與高中截然不同,不再是老師手把手地給你講題,而是需要學生自主學習,有不懂之處盡管與科任教師請教與交流,每一個好老師都不會厭煩學生的提問。
大學學習的內容絕不限于課堂上老師講的那些內容,如果想擁有專業眼光和專業分析問題的能力,離不開廣泛的人文社科類閱讀——許多問題沒有相當的知識基礎是無法深入了解的。
審慎對待你中小學時期學到的諸多結論,最好是懸置起來。只有放空被塞滿的頭腦,真正的學習才能發生。
開啟你的生命體驗,去觀察、去體悟、去回憶、去感覺。如果沒有這種體驗與參與,知識也就切斷了與生活的連接,成為各種概念、術語的拼接。
用觀察和體悟去修正讀書的結論,用讀書所獲得的真知去提高觀察的敏銳和思考的深度,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。我多次看到有學生拿著畫滿線條的復習資料,在教室外某處安靜的地方口中念念有詞地背誦,態度極認真,但這不是真正的學習,只是在應付考試。
關于通識閱讀。通識閱讀的意義絕不僅僅是為了把專業學好,它本身就有十足的意義。讀書是大學生最應該做的事情,多讀一些好書,一生回憶起來都會覺得值得。
我理解的好書,是用真誠和才華寫就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書。如果你想理解什么是美,就讀朱光潛的《談美》;如果你想補哲學素養的短板,讀威爾·杜蘭特的《哲學簡史》或者布蘭恩·麥基的《哲學的故事》;如果你想在浮躁中安靜地自處,可以讀讀馬可·奧勒留的《沉思錄》,它可以幫助你學會從宇宙宏闊視角審視生活,從隨波逐流中抽身……只有人文閱讀還不夠,我們還需要社科閱讀,尤其是與經濟學相關的著作,破除頭腦中根深蒂固但是錯誤的觀念,比如薛兆豐的《經濟學通識》就可一讀。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讀書,那么可讀一讀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……
關于寫作練筆。你必須學會寫作,將來當教師卻不會寫作的人專業發展會嚴重受限,無法成為研究型教師。即使不當老師,寫作能力也會對你的工作生活產生積極影響,在家庭中,寫作能力能幫助你更好地與子女溝通(比如傅雷家書就是傅雷與兒子傅聰溝通的方式)。我們須知,寫作是一種表達,是精神生活的一種重要形式,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靈性,活得更有意義。
用心構思、撰寫,反復修改,甚至可以嘗試投稿。發表不是出于功利,而是成功體驗,讓你有一種作品感,這種感覺會激勵你更投入地努力。
關于大學生活。多創造屬于你的美好時刻。比如去大自然里撒個歡兒,愛默生說:鮮花、動物、山巒,愉悅了他純真的童年,也映射出他睿智的盛年。認真地談一場戀愛也是值得追求的,不必害怕拒絕,也不要害怕失戀,因為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自我完成。哪怕是暗戀也有它的美麗,因為它豐富了你的生命。
只有成為一個完整的人,才能成為一個合格乃至優秀的人民教師。這應該是師范生如何度過大學生活的一個原則。當然,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,認識再清楚,落實不到行動上也是枉然。期待你的成長——愿你們破繭成蝶,與最美好的自己相遇。
(作者系海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)
作者:李偉言
《中國教師報》2023年08月16日第13版 版名:教師教育
志愿填報:
51美術一對一志愿填報服務開啟,讓你不浪費一分上大學!咨詢微信:artbaokao
聲明:以上整理自(中國教育新聞網)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刪除!
返回51美術網,查看更多>>
藝術生的報考神器:51美術網—美術高考報考指南
-
責任編輯:李波關鍵字: